始于初心永向阳
董向阳,现任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工业水处理工段党支部书记。曾获得江西省国资委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公司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矿“模范党员”等荣誉。
因为感同身受,所以懂得
一名党支部书记,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职工群众?答案就是共情力。
作为一个从基层走上来的党支部书记,董向阳明白员工的难、也知晓员工的苦。他逢年过节经常请单身青年员工到家吃饭,别人不解,他只是笑笑不说话。只有年轻时和他共事过的老员工才知道,“德兴铜矿地处偏远,有很多的外地大学生。董向阳他年轻时看到过节日里,外面在放鞭炮,可是有一个外地员工却是一边走一边哭”。然后董向阳明白,“对于游子来说,过节也是过劫”。自此,他的家就成了外地单身员工的常聚地。
2019年年底,新冠疫情蔓延,矿区开始封车、封路。他正准备休息,却突然停住,“封路了,我们都在家,可山上作业区那些人怎么办?”在人人视疫情如虎、不敢出门的情况下,他带着口罩,自掏腰包采买物资,肩扛手托徒步上山,硬是顶着10多公里的山路把物资送了过去。隔着栅栏,职工看着满身汗渍、深一脚浅一脚的董向阳,大家都不敢置信。是啊,那么严重的疫情,又有几个人敢出门,又有几个人能够不顾个人安危徒步10多公里,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安心?
时代的一粒沙,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,需要有人增添温暖。他是书记,愿意做火种。
因为心无旁骛,所以赤诚
知道董向阳的人都知道,他不在意自身得失,甚至不在意外界评价。
单位的人知道,他做什么事都是亲自干,不介意别人看法。单位面积广阔,经常会长杂草,他抽空就是一个人拔;他并不年轻,可“急难险重”的时候又总是冲在最前面。2020年他内出血,刚从上海医治回来,可遇到抗洪抢险,他身子还没恢复又急忙赶过去。在一个洪水冲击的关隘,他率先钻了过去。狭窄的空间,站不直;洪水的冲击,站不稳;黄泥巴水对着脸直扑而来,看不清;冰凉的雨水浸泡,透骨的寒。可他就是那样硬挺挺地坚持着。等到洪水退去,他累得瘫了下去。别人说他傻,他却不这么认为,自己多做点,别人就能少做点,都是爹生娘养的,凭啥别人要比自己做的多。
单位有职工孩子生病,在北京进行了多次化疗。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,职工的情绪非常低落。他第一时间站了出来,一边向组织申请补助,一边在单位发动“爱心捐助”。旁人劝他,有些人觉悟没这么高,如果碍于面子捐了款,估计会对你有想法。可是董向阳却坚持,个人荣辱他不在乎,他在乎的是身边困难职工的需求和冷暖。
就这样,职工的心暖了,更多人也有事没事总喜欢找他谈心。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职工,他把自己的办公室让了出来,改造成为了“连心屋”,自己就和其他人挤在一间办公室。可是董向阳却不在意,只要能帮助到职工,哪怕是外面的天地,都是他的办公室。
因为曾经选择,所以坚持
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,他从2018年上任以来,帮助工段职工解决疑难事项300余件次。面对内向的职工,他勤走访、勤座谈;面对执拗的职工,他发动职工身边的组员、朋友一起做工作。由此,也形成了党支部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法“多维包干思想宣贯”“六清六访六谈”,这也吸引了大批单位前来调研学习。
别人说他是党建专家,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。因为他知道,他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职工,而不是为了做出经验。就像《人民的名义》里陈岩石讲的一样,入党是为了抢到“特权”——优先让自己服务群众、帮助他人的“特权”。
这个“特权”不是因为他当了书记,而是始于他入党的初心。就像他不管当没当书记,都和职工打成一片,在想着职工的所想、所愿、所盼。在基层当电焊工的时候,新人没经验又不好意思开口,他总是在作业完自言自语诉说工作要点;在办公室当组织干事,他总是怕上级的政策基层难以领会,每周都要抽出一天去指导;而在月工资只有两三百元的九十年代,他连续5年匿名资助一名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……
当然,他也不完美。在自己父亲重病之时,他收到一位精神病患者职工母亲病故的消息。他没有犹豫,直奔殡仪馆,把陪护之责都落在妻子身上。他会愧疚、会自责,但却毫不动摇,无畏地选择、坚守内在的初心。
他就像一朵葵花,向阳而生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和他一起逐光而行。
在董向阳任职党支部书记的7年时间里,心已经聚集起来的一百余名员工,让这个每天10万吨工业废水处理能力的环保窗口工段,做到了“不让一滴废水泄漏”,守住了这个亚洲最大露天铜矿的汩汩清流。
他们的多项课题分别荣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有色金属行业“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”一等奖。党支部也被江西省国资委授予“省级基层党支部示范点建设单位”荣誉。
董向阳用他的行动,传递了一位党支部书记的初心和使命,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群众同行一条路、共饮一口井的浓情和赤诚。
这是一条双向奔赴之路,唯心志所向,纵百折不回。
而董向阳认为,他始终在路上。